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2021考研教育学第一章:心理发展与教育(一)

2021考研教育学第一章:心理发展与教育(一)

  第一章 心理发展与教育

  一、心理发展一般规律与教育

  (一)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与教育

  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具体表现为:

  第一,阶段性。每一个发展阶段都具有代表该阶段特征的主要行为模式。

  第二,顺序性。认知发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先后顺序,如从简单、具体不断向复杂、概括发展,从无意向有意发展,从笼统向分化发展。

  第三,连续性。前一阶段的思维模式总是要整合到后一阶段的思维模式之中,前后阶段具有一定程度的交叉和重叠。在认知发展中,同化导致认知结构的量变,而顺应则引起认知结构的质变。

  (二)人格发展的一般规律与教育

  1、独特性。一个人的人格是在遗传、环境、教育等因素的交互作用下形成的。不同的遗传、生存及教育环境,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心理特点。人与人没有完全一样的人格特点。所谓“人心不同,各有其面”,这就是人格的独特性。但是,人格的独特性并不意味着人与人之间的个性毫无相同之处。在人格形成与发展中,既有生物因素的制约作用,也有社会因素的作用。人格作为一个人的整体特质,既包括每个人与其他人不同的心理特点,也包括人与人之间在心理、面貌上相同的方面,如每个民族、阶级和集团的人都有其共同的心理特点。人格是共同性与差别性的统一,是生物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2、统合性。人格是由多种成分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具有内在统一的一致性,受自我意识的调控。人格统合性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当一个人的人格结构在各方面彼此和谐统一时,他的人格就是健康的。否则,可能会出现适应困难,甚至出现人格分裂。

  3、功能性。人格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甚至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因而是人生成败的根源之一。当面对折与失败时,坚强者能发愤拼搏,懦弱者会一蹶不振,这就是人格功能的表现。因此根据其特征我们可以在心理学上将人格定义为:个人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系统的独特的反应方式。它由个人在其遗传、环境、成熟、学习等因素交互作用下形成,并具有很大的稳定性。

  4、稳定性。个体在行为中偶然表现出来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并不能表征他的人格。俗话说,“江出易改,禀性难移”,这里的“禀性”就是指人格。当然,强调人格的稳定性并不意味着它在人的一生中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生理的成熟和环境的变化,人格也有可能产生或多或少的变化,这是人格可塑性的一面,正因为人格具有可塑性,才能培养和发展人格。人格是稳定与可塑性的统一。


2021考研教育学第一章:心理发展与教育(一)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2021考研教育学第一章:心理发展与教育(一)

分享到:更多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考研百科,考研究生全知道

联系方式 关于我们